首页 > 产品中心

新华全媒+|污水变资源 微藻“显神通”

来源:张信哲欧宝    发布时间:2025-04-24 22:17:02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针对污染物转化与污水资源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根据结果得出,利用微藻处理后的生活垃圾污水、水产养殖尾水、畜禽养殖污水、榨菜生产污水、酿酒污水和黑臭水体等,不仅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还能变废为宝,转化为饲料和生物肥料。

  “微藻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的藻类群体,我们筛选培育以污水中所含的碳、氮、磷等元素为‘食’的微藻,利用它们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饲料和生物肥料,以此来实现污染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减排等目标。”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负责人谭周亮说。

  2016年,科研团队在开展重离子束辐照小球藻研究时,意外发现小球藻突变株对氮、磷元素表现出良好的吸收和同化能力。

  在随后的研究中,科研团队开展了突变藻株的氨氮耐受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现场小试和中试、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示范、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研究。

  2022年,科研团队经过多项研究发现,突变藻株在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和黑臭水体方面表现出色。不仅处理后的水体水质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所回收的藻体还富含蛋白质,证明微藻可成为优质的饲料来源,为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2024年,经科研团队实际测试,利用微藻处理过的生活垃圾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

  2024年,科研团队建立生活垃圾污水现场小试进行微藻深度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藻体制成藻肥,开展肥效评价实验。结果显示,施用藻肥不仅能有效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还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推广,微藻处理污水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助推污水高碳处理工艺转型为‘低碳生产工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谭周亮表示。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交流实验方案。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谭周亮在整理功能微生物菌种资源(2021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3月18日,在成都市大邑县污水处理厂,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收集实验用生活垃圾污水。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3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观察微藻扩培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观察重离子突变藻株生长情况(2021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3月18日,在成都市大邑县污水处理厂,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为实验收集样本。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用藻液培养的蔬菜根系(右瓶)生长明显优于用清水培养的根系(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谭周亮(左)在向当地一名水产养殖户了解饲料投喂情况(2022年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3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用藻液对蔬菜施肥。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3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查看微藻肥料促小麦出苗效果。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3月18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在实验室内合影。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成都金堂海天水务有限公司,谭周亮(左)向公司负责人了解其团队自主研发的微生物细胞活性检测设备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情况(2022年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谭周亮在一处水产养殖池塘中提取水样(2022年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成都金堂海天水务有限公司,谭周亮(左)在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实验(2022年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商讨实验方案(2021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谭周亮(左)在与当地一名水产养殖户交流(2022年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谭周亮在检查重离子突变藻株选育结果(2021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谭周亮在查看藻类培养情况(2021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3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用藻液对蔬菜施肥。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有记者问:据多家报道,消息的人偷偷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玩具业是美国遭受关税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对中国生产的玩具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曾经物美价廉的玩具将变成“奢侈品”。美国商务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了价值177亿美元的玩具,其中75%来自中国。

  据“海南先锋”微信公众号4月24日消息,海南省委日前决定:王鹏任文昌市委委员、常委、书记(正厅级)。王鹏1972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清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日本、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重大进展”。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怎么样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目前,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美国特朗普政府以所谓“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为名大打关税战,引发美国内外普遍批评。几次三番对关税政策的“朝令夕改”更是让美国农业界、商界、工业界、政界甚至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文艺界感到混乱和恐慌。

  4月24日报道,一周内三架飞机退货,美国波音证实:中国已停止接收,其CEO:由于关税环境,原计划2025年向中国交付,约50架飞机

  仰望U8加长版来啦!#仰望U8L#仰望U8#2025上海国际车展#2025上海车展#璐鹏陪您看

  我国电化学学科及电镀技术领域泰斗、天津大学化工系教授、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创始人之一郭鹤桐先生,于2025年4月21日凌晨在天津逝世,享年95岁。

  美国的前财长姆努钦曾表示:中国人正在利用美国人制定的游戏规则打败美国人。但是在4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中日英三国持有美债的数额后,一切便已经明了。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上一篇:2024年6月11日炼焦煤商场价报价查询

下一篇:施工“进度条”改写!成达万高铁新建站房开工